提起民生渠在永清沟上的渡槽,在县农场里呆过的杭州侉子没有一个会忘记的。不远,就在青年点后几十米处,每天收工回来,不管有多累,有多乏,我们总会到那儿去“耍一回水”。
渠是引黄河水灌水用的,沟是排大田里的水用的,渠是渠,沟是沟。渠的水平高,沟的水平低,渠是横向的,沟是纵向的,于是就有了立体交叉。民生渠是采用渡槽形式,而我们刚到宁夏不久,在杨显工地上修筑的唐涞渠与永清沟是采用涵管形式的。这与公路铁路的交叉一样,也有上行立交和下行立交之分。
渠水是浑的,沟水是清的,但是我们不敢在沟里游泳(耍水)。沟里的水是大田排出的废水,有一种骡马吸血虫的卵,人碰到要过敏,起一种“羊粪疙瘩”,奇痒难忍。而且那水也盐碱化了,时间长了,皮肤要开皴。只有到了天很凉了,民生渠里没水了,我们才到永清沟去耍水,那里水静,可以游得很远。每年,我们都要游到那水冰冷刺骨了,实在受不了了才算结束,没人坚持冬泳。
民生渠里的水流很湍急,我们只能顺着水游,逆着水,能保持原地不动已很了不起了。青年队里,只有黄天增敢抢着水游,他是个印尼归国华侨,游泳是在大海里练出来的,无法比。
到了能在永清沟里游泳了,民生渠渡槽就成了我们跳水的跳台:比3m跳板要高,比10m跳台要低,也是个锻炼胆量的好地方。来宁夏之前,我们看过一部彩色影片《女跳水队员》,很喜欢里面的插曲:“风里锻炼,雨里成长,我们是一群展翅高飞的海燕……”。开始,我们只敢“插蜡烛”,后来也敢头朝下了,也学着做做“海燕展翅”等动作,但谁也不敢做翻腾转身。这也够了,已经使祖祖辈辈都是旱鸭子的贫下中农和当地老乡吓得目瞪口呆了。
40年了!40年没见到过民生渠渡槽了。这一切的一切,只有留在我们美好的回忆里面了。
全国一盘棋。为了缓解黄河下游枯水断流,对黄河中上游的取水用水,国家控制的很严,宁夏首当其冲。听说当地许多地方水稻不种了,改种节水的春小麦了。
看了老项文中“民生渠已经缩窄到一步就可以跨越。渠上的大渡槽还在,因为用不了那么宽,纵隔了一半在使用”的这句话,勾出了对民生渠渡槽的回忆,俱往矣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