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古朱的字纸篓

小时候要我们敬惜字纸,现在无纸化了,便弄个博客充当字纸篓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曾经的人民公社社员,徘徊十年的下岗人员,终于拿到了养老金,每天为延长养老金享受日期而奋斗着。

火墙  

2010-03-16 17:30:16|  分类: 农场生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一到煤矿报到,就发给我们一人一块床板,于是就结束了与炕为伴的日子。

一开始,我们住在窑洞房子,进门就有个火炉。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,我们把它改造成地炉子:在地上挖了个坑,炉子就在地面上,我们几个人精心经营这炉子,屋里永远热气腾腾,温暖如春。只是屋里干燥得很,人很容易上火。屋里灰很大,一捅炉子,室内空气中可吸入粉尘含量可以达到超饱和!

石炭井地区盛产烟煤,尤以我们四矿李家沟的煤质为最佳。我们最喜欢烧8层煤,这是最优质的煤层,原煤灰分含量只有8%,比洗煤厂出来的洗精煤含灰率还要低,烧一车煤,灰没几脸盆。

我们每年的烤火费从不发给本人,就拉几车煤堆在墙角,尽管烧。井下的煤,采上来一落地就成了商品煤,理论上,矿上是无权任意挪作它用的,我们烧的都是小煤窑生产的煤。

煤矿是计划亏损单位,回采成本在五六十元一吨的煤成了商品煤就只值十几二十元了,煤太便宜了。小煤窑的煤,对外销售只卖8元钱一吨,内部人员购买,只要6元就够了。留在永宁的条头肌,托永铭给他开了两吨煤票,开了辆解放牌汽车上山来拉,我跟着到煤场帮着装车。管煤场的两位曾是我的学生,见到我赶紧过来帮忙,两吨煤装了一卡车,临走时又将那张煤票塞回到我的兜里,害的条头肌只好再上山拉一次煤。

1975年,我们离开窑洞房搬进了平房,平房宿舍里进门就是一堵火墙,像个屏障似的,挡住里面的床铺。所谓火墙,其实是一截中空的砖墙,一人多高,有半间房那么宽,下面连着炉子。一般的火墙,中空的内膛隔成三格,错开连通。为的是让过热的烟气在里面迂回曲折尽量多逗留一些时间,以利充分进行热交换,然后利用砖的蓄热性能,晚上炉子封住后再缓慢的辐射出余热来,保持室内温度。

一个很科学很实用的设计!

有人告诫我,火墙有可能发生爆炸的,千万要小心,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为什么会爆炸。我对火墙一直很依赖,也很操心,发现出烟不利索了,赶紧掏开边上堵着的砖块清灰,确保火墙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
我终于遇到了火墙爆炸!那天下班回家,急着打开炉子取暖,一捅炉子,一股浓烟窜了出来。这浓烟里含有大量的可燃可爆气体,我等不及了,没等浓烟抽光,又使劲捅了几下炉子。明火来了,紧接着“嘭”的一声,火墙爆炸了!砖块横飞,烟尘四散,典型的瓦斯引起煤尘爆炸!屋里成了灾难现场,狼藉不堪,好在人没咋地,就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。

等我把睡觉的地方整理出来,已经很晚了,炉子炸裂熄了火,门还不敢关严实,那一晚,真让人冻得够呛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1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